正在播放日韩黄色精品-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-逼逼被日好爽啊很舒服啊啊啊-亚洲欧美中文国产一区二区三区

17年過去了,他還在為失去的WDC爭取最后一絲尊嚴......

五星體育


2008年的新加坡,首次迎來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光臨,同時也迎來了F1歷史上的首場夜賽。那一夜,燈火璀璨,街道閃爍,但對于全世界的F1車迷而言,那晚的“撞車門”事件卻成為了他們心中的記憶錨點,成為了那一年新加坡站揮之不去的標簽。


如今17年過去了,“撞車門”丑聞再度被推上聚光燈。故事的主角,也不再是雷諾、阿隆索或小皮奎特,而是那個在賽季收官戰巴西站淚灑領獎臺的男人——菲利佩·馬薩。


2008賽季的新加坡大獎賽,是F1歷史上第一場夜間街道賽。當時的比賽還沒有取消進站加油,馬薩駕駛法拉利輕載油從桿位起步,比賽開始后他狀態神勇,看似正朝著分站冠軍甚至年度車手冠軍穩步前進。


然而在第14圈,雷諾車手小皮奎特(尼爾森·皮奎特二世)突然在17號彎失控撞上護墻。安全車隨即出動,而這一次“意外”,徹底改寫了冠軍格局。


巧合的是,輕載油的阿隆索已經提前在第12圈完成了進站換胎因此得利,從第15位逆轉至第一名。而馬薩在隨后的進站中遭遇噩夢——加油信號系統出錯,他在加油槍未拔出的情況下提前駛離維修區,不僅拖著加油管沖出,還撞倒了一名技師。而這次失誤讓他跌至車陣末尾,最終僅獲第13名,無緣積分。


而在賽季末站——巴西主場比賽中,盡管馬薩完美發揮,拿下分站冠軍,但漢密爾頓憑借最后一圈超越豐田車手蒂莫·格洛克,以一分優勢奪得年度冠軍。那一刻,馬薩淚流滿面——他贏得了比賽,卻輸掉了整個世界。


事后第一時間,小皮奎特解釋稱撞車是“操作失誤”。但一年后,當他被雷諾解雇,真相才浮出水面——那是一次有預謀的“戰術撞車”,由車隊負責人布里亞托利和西蒙斯下令,目的是制造安全車時機幫助阿隆索獲利,而發生撞車的17號彎也是預謀中的重要一環,因為那邊沒有吊車,賽會只能出動安全車。

當時作為雷諾的“棋子”,小皮奎特好不容易成為雷諾的正式車手,表現不佳的他也需要為了自己之后的車手合同配合領隊的要求。直至2009年布里亞托利用格羅斯讓頂替小皮奎特,不再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小皮奎特十分憤怒,而“撞車門”的真相也就此公之于眾。


國際汽聯隨后展開調查,確認小皮奎特受命故意撞車。起初雷諾予以否認,但在FIA獲取足夠證據后,雷諾只能開除車隊領隊布里亞托利與技術總監西蒙斯以求自保,最終前者終身禁賽,而后者則五年不允許加入F1參與任何活動。當時雷諾車隊的車手阿隆索因無證據顯示知情而被宣告無罪。

雖然“撞車門”事件震驚世界,但國際汽聯并未推翻新加坡站的比賽結果,而馬薩也成為了這一事件最大的受害者,他并未獲得任何形式的補償。2008年的世界冠軍,依然屬于劉易斯·漢密爾頓。


沉寂多年后,2023年春天,導火索再次被點燃。當年已九十多歲的前F1掌門伯尼·埃克萊斯頓在接受德國媒體《F1 Insider》采訪時聲稱,他與時任FIA主席馬克斯·莫斯利早在2008年賽季中就已知道撞車是雷諾故意為之,但為了“保護F1的聲譽”,他們選擇了隱瞞真相。


這番話如同一顆炸彈,引爆了馬薩的憤怒。他在采訪中表示:“如果當時真相被揭露,FIA本應取消那場比賽的成績。我有充分理由相信,2008年的冠軍理應屬于我。”

隨后,他正式向倫敦高等法院提起訴訟,指控FIA、FOM(F1管理公司)以及伯尼本人隱瞞事實,要求賠償約6400萬英鎊(約合人民幣5.8億元)。


近日,馬薩出現在倫敦高等法院,正式啟動為期三天的聽證會。在法庭上,被告方律師辯稱,馬薩及法拉利車隊在當年的比賽中“自身失誤不斷”,加油事故完全是車隊錯誤,與皮奎特撞車無直接因果關系;他們認為,馬薩“錯失冠軍”主要歸咎于法拉利的操作與策略失誤,而非陰謀。


更關鍵的是,伯尼的律師大衛·奎斯特強調,這起案件已過追訴期——馬薩早在2008或2009年就已知道事件細節,如今起訴為時已晚。


而馬薩方面則堅持認為,直到2023年“伯尼言論”公開前,他從未掌握足夠證據證明官方曾隱瞞事實。馬薩在證詞中回憶說,他的前領隊讓·托德在當晚就懷疑皮奎特“故意撞車”,但他本人當時并不相信。“當我看到那篇報道時,我感到震驚、憤怒,也感到一種被背叛的痛苦。”馬薩在庭上表示。


對于F1這項極度依賴規則、公平與信任的運動來說,“撞車門”是一道永遠的傷疤。而時至今日,規則或許已經成為了一種“裝飾”,信任成為了一種“說辭”,而公平似乎成為了博取輿論的流量的“道具”。尤其是當2021賽季漢密爾頓和維斯塔潘在阿布扎比開啟最后一圈的爭奪時,這臺所謂的“大戲”早已被寫好了結局......


如今,布里亞托利已重返F1,擔任Alpine車隊顧問,西蒙斯也成為了F1凱迪拉克車隊項目的成員,時間仿佛洗凈了一切——除了馬薩心中的不甘。

從競技角度而言,2008年新加坡站確實是一個轉折點。若非那場“人為事故”,積分形勢或許會截然不同。但從規則層面來看,十七年后的追訴,已幾乎不可能改變歷史。即便法院支持馬薩獲得賠償,國際汽聯也極可能不會修改2008年的積分與冠軍歸屬。

然而,對馬薩而言,這場官司的意義或許早已超越獎杯——它關乎一個職業賽車手的尊嚴,一個賽道上被剝奪的公正。


在F1的世界里,時間與速度永遠是最大的對手。2008年的馬薩在雨中淚流,2025年的馬薩在法庭上挺直脊梁。他依舊在為同一件事而戰——只是這一次,賽道變成了法庭,觀眾變成了世界。

無論結果如何,馬薩的一再追問,已讓F1不得不重新去面對那段不愿回首的歷史:當速度可以被操縱,公平還能被追上嗎?

或許,真正的終點,不是在格子旗揮動的那一刻,而在真相抵達的那一刻。